2011年9月23日—25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第八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隆重召开。我院刘海峰教授、张亚群教授等应邀出席,来自中国(含中国香港、台湾)、美国、日本、韩国、越南等国的专家及学者一百余人共同出席了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会,提交相关论文92篇。
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执行主席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代表主办单位在开幕式上致辞,指出当今高考作弊与古代科举考试作弊现象,高考移民与科举考试冒籍非常相似,显露古今考试文化并没因时空变化而发生太大变化,古今应考之人的内涵心理颇为相同,相关问题的关注,科举学研究成果对认识与解决当代考试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及价值。最后,刘海峰教授对科举文献作出了“百年以后无废纸,千年以后成宝贝”的评价,认为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将为其他科举学专题研究奠定重要基础。张亚群教授在第一场大会发言中作了题为《致贤用才,科举先声——葛洪的人才观与考试观辨析》报告, 从科举学研究视角,深入浅出地辨析了葛洪的人才观与考试观,进而探讨其在中国科举史上的地位及影响。大会共分2个会场,进行了为期2天4次分组发言与讨论,参会代表均围绕大会议题及各自论文相关内容进行了认真、热烈的讨论,加深了对科举制及科举学研究的认识,起到了交流探讨的作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在读博士生冯用军、冯建民、王晓勇、范哗,博士后钱建状、毛晓阳、宋巧燕及院友林上洪博士、刘希伟博士等一同参加了大会分组讨论并就各自提交论文发言。
此次会议,参会人员众多,既有高校教授,又有文博专家及独立学者;研究领域宽广,既有科举制度研究,又有科举教育及科举文学研究等。自2005年第一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以来,每年举办一届,已逐渐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系列国际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