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0日至22日,我院刘海峰教授和张亚群教授等出席了“第十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由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研讨会在誉为“天下文枢”的南京市秦淮区隆重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还有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等数十家高校、科研单位、教育考试院、博物馆及出版社的90多位专家学者,会议收录学术论文65篇。
大会开幕式上,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刘海峰教授慷慨捐赠了民国期间保存江南贡院遗迹8份珍贵的原始文献。这对于江南贡院而言,不仅具有文物收藏价值,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从中可以了解民国期间江苏省政府保存江南贡院的深谋远虑和特别努力,为我们今天保护贡院遗存,修复部分贡院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镜。刘教授的善举和对修建中国科举博物馆的大力支持得到南京市政府、江南贡院、与会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大会主题报告会上,刘海峰教授作了题为《江南贡院的命运》主题报告。刘教授深入详实、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江南贡院的历史沿革、规模体制、社会贡献、明清两代在全国的引领表率作用,废科举后江南贡院的种种用途,以及民国期间社会各界和江苏省政府保存江南贡院遗存的种种努力,再现了江南贡院跌宕起伏的历史命运。最后刘海峰教授从保护贡院遗存之于民族历史和人文血脉传承意义的视角出发,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了南京市秦淮区政府在江南贡院的基础上修建中国科举博物馆的历史文化意义。大会闭幕式上,刘海峰教授作了生动幽默、精准洗练的大会总结发言,赢得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和热烈掌声。大会分组报告会上,我院教育史研究所所长张亚群教授不仅主持了一分组报告,而且作了题为《科举文化盛衰与贡院命运》的论文报告。张教授从科举文化的视角,探析了贡院的起因、演变轨迹以及废除科举后贡院的命运,并解读了贡院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价值,引起了与会学者的浓厚兴趣。此外,我校外文学院吴光辉教授,我院博士生范哗、程伟也参加了本届研讨会,提交论文并作了会议分组报告。
本次会议得到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其特点是参会人员众多,来源广泛,既有国内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也有国际方面的同行,既有教育学方面的学者,也有历史学、文学、文博学等方面的专家;研究领域广泛深入,既有科举制度研究,又有科举思想和科举活动研究;观点新颖视角多样,既有从教育学的视角切入研究,又有从社会学、文化学和政治学等视角展开研究。
据悉,自2005年举办第一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以来,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已成功举办10届。在国内外同行专家学者的积极参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其学术影响力逐年增强,业已成为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系列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