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 正文

我院师生参加第二十三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更新日期:2024年10月31日 浏览次数: 字体:A+ A-

20241025日至27日,由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研究分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十三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节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与国家治理学术研讨会”在安徽芜湖顺利举行。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教授、副主任张亚群教授和郑若玲教授、博士生王勇等师生参加了本届会议。

1026上午的第一场大会主题报告环节,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教授作了题为“科举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独创性”的主题报告。刘海峰教授指出,科举制作为重要的历史制度,不仅对隋唐至明清1300间中国的政治、教育、文化、文学、社会等多个方面都产生过深远影响,还对推动世界文明进程也起到过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也充分肯定了科举制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四大发明’……科举制等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鲜明的独创性。”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专门学问,科举学具有重要性、广博性、国际性、专门性、现实性等特征,很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亚群教授作了题为“李鸿章与晚晴科举改革”的主题报告。张亚群教授深入探究了李鸿章科举改革思想的内容与特点,并分析了其科举考试改革思想、办学实践对科举制度演变及近代教育发展的历史影响。

1027日上午的第二场大会主题报告环节,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副主任郑若玲教授作了题为“论清代江苏举人地理分布及其特点——明清比较的视角”的主题报告。报告系统比较了明清两代江苏举人在府、县两个地理分布维度上的差异,进而探讨了清代江苏举人地理分布的基本特征。

1027日下午,刘海峰教授在大会闭幕式再次作了发言。在对本届会议筹办方的辛勤筹备表示衷心感谢的同时,刘海峰教授简要回顾了科举制与科举学系列研讨会的发起过程和历届研讨会的大概情形。当前,作为国内外最高水平、最高规格的科举学研讨活动,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迄今已成功举办二十三届。系列会议的召开架起了一座很好的沟通桥梁,为与会者提供了深入交流的机会,深化了国内外学者对科举制与科举学的学术理解,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刘海峰教授等在研讨会中的高水平报告与积极研讨,进一步提升了我院在科举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供稿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2022级博士生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