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 正文

刘海峰教授等参加第十三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教育史论坛

作者: 更新日期:2019年11月18日 浏览次数: 字体:A+ A-


2019年11月16日-17日,由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主办的“第十三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教育史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刘海峰教授、张亚群教授、郑若玲教授、陈兴德副教授及多位博士生、硕士生参加了此次学术会议。

在第一天上午的大会报告阶段,刘海峰教授做了题为《利用域外史料研究中国教育史——以科举学为例》的报告,刘教授以科举为例,指出周边国家大量教育古籍,不仅是研究当地教育史的重要文献,而且可以用来弥补国内史料的不足。在第二天上午的大会报告阶段,张亚群教授以《科举困境中的文化选择——晚清士人考试心态之嬗变》为题做报告,考察和分析晚清士人考试心态演变的原因、过程以及对文化选择的影响。郑若玲教授主持了第二分会场上半段的报告,并在下半段以《中国大陆招生70年:从“招分”到“招生”》为题,报告了大陆招生录取依据的变迁及其改革动因等内容。陈兴德副教授做了题为《大学“学科”演化的趋势与特征》的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学科’本质及其特征”“大学学科演变的趋势与规律”等。访学博士生李枝航汇报了最新研究成果《1919-1937年中国大学的NationalismCitizenship》。

据悉,海峡两岸暨港澳教育史论坛虽然规模较小,但规格很高,是两岸四地教育史学界的盛会。考试研究中心师生积极参与,展现了我院教育史研究和考试研究的特色与水平。


供稿人:2017博士生  庞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