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7日——7月27日,2008年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教育学)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我院刘海峰教授应邀为与会学员作了题为《大学历史:在古今中外之间》和《科举评价与高考改革》的学术报告。
在《大学历史:在古今中外之间》的报告中,刘老师首先介绍了古今大学的变迁,并用一幅幅美丽的照片生动地向学员们展示了中外大学的异同,随后从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桩公案——武汉大学的校史之争展开,重点论述了应如何追溯大学历史。刘老师认为校史追溯既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学术问题,它既涉及到一些高校变迁的具体史实,也涉及高等教育史研究中的理论问题,并提出了追溯高等学校校史的五个原则,包括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坚持标准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统一;强调整体继承性原则等。
刘老师还为学员们作了题为《科举评价与高考改革》的报告。刘老师首先对科举作了简要的介绍,进而追溯了历史上人们对于科举评价的变迁,认为在科举废止100多年后,我们不应仅仅将其作为批判的靶子继续敲打,而应将科举文化进行全面的清理研究。鉴古以知今,刘老师认为现代的高考与古代科举有诸多共同之处,要认识高考改革中的一些带有根本性和规律性的问题,如统一高考制度产生与存在的必然性等问题,都必须将其放到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才能看得更为清晰。
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创新过程的重要项目,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主办,其目的在于加强研究生基础知识,以及与学科发展前沿的衔接,开阔视野,提高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本届研究生暑期学校还邀请了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教授、中央教科所所长袁振国教授、德国洪堡大学哲学四院院长Dietrich Benner 教授、西班牙比较教育学会秘书长Javier M. Valle 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到会为学员作了精彩的报告。本届暑期学校共有全国各院校160余名研究生参加,我院06级硕士研究生张静、杨院、孙曙光、勾孟四位同学也参加了本次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学习,并以优异成绩获得研究生暑期学校结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