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9日,我院院长刘海峰教授应邀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做题为《高考改革向何处去》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创新与发展高层论坛“知名学者讲坛 第16讲”隆重举行。参会人员有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及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有关新闻媒体。我院在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工作的毕业生樊本富博士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超星数字图书馆“超星名师讲坛”制作中心的编导还全程录制了“超星学术视频”。
报告中,刘海峰教授从我国高等教育、中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引起高考的功能定位有所转变入手,提出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几点看法。刘海峰教授认为,高考改革事关教育全局。它是连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点和关节点,是利害攸关、高风险的考试,不单是教育考试,而且是一个社会考试。因此,我国的高考改革应当循序渐进。
接下来,刘海峰教授主要从高考的三个纬度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首先,从国外及历史的角度阐述了我国高考命题是分还是合的走势;其次,从招考体制视角分析了高考是统还是独,认为我国高考的改革方向是从统一走向多样,以统考为主;最后,在考试时间方面,提出我国高考时间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考试次数一次就好,不必增加次数。
此次报告引起听众的反响强烈。很多人从自身的角度谈了对我国高考改革的看法,并针对某些问题向刘海峰教授请教,刘海峰教授做出简要的回答。
2 009年12月11日下午,刘海峰教授又应邀在华中师范大学作了同题学术演讲,200多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还有不少听众站着听完两个小时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