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 正文

刘海峰、张亚群、郑若玲教授等参加“中国考选制度改革与创新学术研讨会”

作者:叶燕 更新日期:2009年12月15日 浏览次数: 字体:A+ A-

  2009年12月11日至13日,由华中师范大学主办,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国家治理与考选制度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北京研究院、考试研究院承办的“中国考选制度革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办,参加会议的有4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数十位武汉高校的研究生。我院刘海峰院长、张亚群教授、郑若玲教授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并作大会报告。我院科研秘书叶燕硕士生、博士生冯建民,以及毕业生康乃美、杨李娜、吴根洲、樊本富博士也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分别作了论文报告。
      刘海峰院长做了《科举政治与科举学》的主题演讲,报告梳理了唐宋至明清官员中科举出身的比例变化,论述了科举牢笼天下英才的目的与功用,科举与古代地缘政治、科举与吏治和朋党等问题,指出科举具有强大的政治功能,对古代国家治理、维护统治基础和社会秩序起了重要作用,对中国官僚政治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张亚群教授报告题目是《考试选才的政治功能——唐代科举制的实践与启示》,报告以唐代科举选士为例子,考察分析了考试选才所发挥的政治功能,指出科考制度是一种比较客观公正的选拔人才机制,唐代科考具有开创性、开放性等特征。
      郑若玲教授的报告题为《高考的社会功能》,报告分析了高考的教育功能、文化功能、政治功能及经济功能,指出尽管现行高考制度备受争议,但其对社会的巨大贡献及民众对它的高度认可是无法否定的。冯建民博士生也在会上就科举制对古代社会礼俗的影响及启示做了报告。
      考试研究一直是我院重点研究方向之一。作为国内考试研究的主要力量,近年来我院已产出大量相关学术成果,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特别是科举考试及高考改革理论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