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8日,“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在北京宣告正式成立。这是中国教育史上首次设立的专门对于教育重大改革发展政策进行调研、论证和评估的国家级咨询机构。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并向全体咨询委员一一颁发了聘书。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全体成员,教育部党组全体成员,以及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全体委员出席了会议。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教授受聘为该委员会首届委员,并出席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主要从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现任或曾任民主党派中央、人民团体副主席、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著名大中小学校长和专家学者中产生。首届64名咨询委员会委员的平均年龄为63岁。刘海峰教授是福建省唯一的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根据《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章程(草案)》,该咨询委员会主要职能包括,对重大教育政策、重大改革事项进行论证评议,提供咨询意见;开展调查研究,对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以及重大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报告。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由国务院下设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刘延东)直接领导,并对领导小组负责。
国务委员刘延东指出,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成立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是贯彻中央关于科学民主决策精神的重要举措,是遵循教育决策规律的必然选择,是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的经验总结,同时也是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的一种制度创新;咨询委员具有高层次、多领域、跨部门的特点,不仅会对保障和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发挥重要智囊作用,也将对健全中国特色教育决策咨询体系作出有益探索。
刘海峰教授长期从事于高等教育历史与理论研究、科举学研究,尤其致力于中国考试制度包括高考制度改革研究。曾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并顺利完成了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出版了《科举学导论》、《高考改革的理论思考》、《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等著作16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200余篇学术论文,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刘海峰教授此次受聘为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将促使厦门大学教育学科进一步为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决策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