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9日上午,刘海峰教授在院502报告厅作了题为“高考改革新方案的形成与进展”的学术讲座。该讲座既是院党委和教工党支部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一种形式,又是教育研究院的学术例会,由郑冰冰书记主持,潘懋元先生、陈炳三老书记、别敦荣教授、王洪才教授、武毅英教授、黄建如教授、陈文副书记、杨广云副教授、覃红霞副教授、陈兴德副教授、郭建鹏副教授、吴薇副教授等众多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刘海峰教授的讲座以2014年关于招生考试改革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和探讨热点作为切入点,着重从三个方面对本次报告进行了展开。首先,阐释了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重大影响、积极意义和改革的原因,指出“物盈则亏,法久则弊”。高考制度经过多年的实施之后,尽管作用巨大,但其所造成的“应试教育”弊端越发凸显,因此高考制度需要与时俱进的进行改革。其次,陈述了高考改革方案形成以及政策出台的过程,指出新高考改革方案早在2003年就开始酝酿,期间经过了一系列调研、讨论和审议等步骤,到2014年才最终尘埃落定,其中,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考试研究专家发挥了重要的政策咨询作用,考试研究成果也对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起了重要的参考和理论支撑作用。最后,介绍了本次高考改革的内容和重点,指出高考改革的主题是公平与科学,高考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措施是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改革招生录取机制等,还具体讲述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上海、浙江的情况。
讲座结束后,一些老师就高考相关话题与刘海峰教授进行了互动和交流。潘懋元先生进行了点评,指出本次讲座很生动深刻,讲座所包含的内容给人留下了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郑冰冰书记最后指出本次讲座也对广大党员加强党的政策和理论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刘亮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