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 正文

刘海峰教授作《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研究》成果公开报告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16年01月07日 浏览次数: 字体:A+ A-

    2015年12月30日上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教授在院502会议室作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研究》成果公开报告。潘懋元教授、史秋衡教授、别敦荣教授、武毅英教授、郑若玲教授、覃红霞副教授、陈兴德副教授、吴薇副教授、厦门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处张随刚老师、杨汉伟老师以及博士硕士研究生、博士后等70余人参与了本次成果报告会。

    刘海峰教授首先介绍了所负责的课题的概况,阐明了高考改革研究的重要性,然后介绍该课题取得的相关成果,包括单独标署课题名称的3部著作、19篇C刊论文、3份被部级机构采纳的咨询报告和发表在《光明日报》的高考研究系列论文获得教育部长的感谢批示等。最后,他对本课题的结论建议进行了集中阐释,指出“高考改革需要理性认识、稳步推进”,“高考改革应把握全局观”,即正确的处理理想与现实、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还提出了一些关于高考的核心观点,如“文化国情决定高考模式”,“高考仍是社会下层实现向上流动的主要渠道”,今天的高考制度始于1952年,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创造,“全国统一命题无法化解异地高考的困境”;此外,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高考改革举措,如“必须建立以统考为主的多元招生考试制度”,“维护高考秩序必须加强立法”,“减少统考科目,不分文理科”需要在试点改革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应渐进地调整高校录取的区域配额,等等。

    报告结束后,潘懋元教授就一些高考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与刘海峰教授展开了交流与探讨,刘海峰教授也从已有的研究成果出发对此进行了专业性的回应。

 

                                                                (刘亮 供稿)